前一陣子看棋靈王的劇情,作者因為有角色影射韓國棋士而被韓國人告,弄到編不下去完結篇的劇情,又聽到韓國人說釋迦牟尼也是韓國人的言論,對於這樣干擾藝術創作的舉動真是深為反感,但是最近無意中看到韓劇「葡萄園之戀」,也不得不佩服他們對於戲劇的確是有一套。
故事不複雜,是一個傻不隆冬的都市女孩為了想繼承爺爺一萬坪的葡萄園地而委身為葡萄園的農夫,裡面原本有個看來像工人的青年在管理葡萄園,那位青年其實也是高知識份子,但是他有陶淵明之志而屈身於當一個種葡萄的農夫,那個女孩原本對繼承葡萄園沒太大興趣,但是後來她想要吸引當醫生的學長而勉強當農夫,故事就在這種三角戀情中展開了。
這部戲劇的高明之處是在於角色的安排,有著二元鮮明對比的衝擊,像是女主角尹恩惠既擁有文明人的虛榮浮誇,所以迷戀斯文帥氣的醫生學長,但也有她質樸率直的一面,透過她接觸大自然與陶淵明而漸漸地認清自己本來面目;那位陶淵明也是同樣,棄研究所不念去當個農夫,對待女孩子完全沒有文明的虛偽,卻蘊含著原始的體貼,這種矛盾的對比倒是刻畫的很細膩。
這種戀情是蠻有意思的,但是我們這種年紀大的都市人一看就知道這些都是文明人的幻想,因為農夫大量勞動接觸大自然必然身心就很健康,不可能產生那些無謂的文明煩惱,不過這些幻想的情境或性格還是可以塑造得出來把妹,只是年紀大的人需要的愛情是要化解半輩子累積來的痛苦,不過這也屬幻想居多,要化解必然對方也有同樣的痛苦才能體會,對方如果有跟自己同樣的痛苦必然自顧不暇,所冒出來的愛情自私的成分應該是會佔大多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